• 小儿推拿网(小儿按摩网)
  • 育儿教育与服务,小儿推拿领导品牌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育儿--儿童营养与发育 >> 儿童“性早熟”为何成为常见病

儿童“性早熟”为何成为常见病


《南方日报》     2010年8月17日

 

小儿推拿网LOGO

育儿教育与服务   小儿推拿领导品牌

文章出处:http://nf.nfdaily.cn/jksh/content/2010-08/17/content_14907955.htm

医学指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吴婕翎;广州珠江医院儿科 周细中
          广东省保健行业协会秘书长 张咏;广东省中医院资深药师 佘自强
          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林晓源

             

吴婕翎                      周细中                      林晓源

卫生部已于周日通报了“圣元乳粉疑致儿童性早熟”调查结果,指出“检测结果符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含量范围”。尽管卫生部已调查证实近期婴儿性早熟病例与圣元奶粉无关,但是婴儿、儿童性早熟这个话题仍然热度未减,倍受家长们关注。

家长担心 儿科出现问诊风潮

周日,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湖北省对3例疑因食用乳粉致性早熟的病例再次会诊和回访,并检测激素水平、骨龄等项目,未发现患儿生长发育明显加速,仅能判断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为临床常见病例。

然而激素疑云依然令到全国家长忧心忡忡,许多对孩子可能性早熟心存疑虑的家长纷纷将孩子带到当地医院的儿科进行体检或进行相关咨询,据多地新闻报道称“儿科性早熟问诊者增多”。

同样,激素奶粉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也让广州不少妈妈开始恐慌起来。记者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得知,一位妈妈带女婴到儿保科就诊,表示自己的小孩也一直食用圣元奶粉。“其实小孩没有出现什么症状,检查结果也很正常,但妈妈还是很担心。”儿保科主任吴婕翎表示,虽然近日过来检测是否性早熟的儿童并未暴增,但确实多了不少妈妈过来咨询性早熟问题及食用何种奶粉较好。

据悉,目前广州市儿童医院内分泌门诊每天接诊前来检查儿童性早熟者的数量占该科门诊量的1/4—1/5左右。

条件改善 儿童早熟病例增加

此外,卫生部向部分国内儿童专科医疗机构调取的就诊资料显示,近年临床就诊的儿童性早熟病例数未见异常升高趋势,就诊的假性性早熟儿童中,纯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比例基本相当。

综合各地医院信息,多家医院的儿科专家反映,与前些年相比,儿童性早熟病例确实呈增加态势。

“这是一个生理性生长发育的长期趋势。从这点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条件得到改善,青少年的青春期平均每隔10—15年,就提前1岁。”中国医学科学院博导、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丁宗一称,这个研究结论在1985年就报告过,只不过当时没有引起太多人关注。

广州珠江医院儿科专家周细中医生告诉记者,近年来接触到一些儿童性早熟病例,随着情况增多,医学界和家长都开始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

不过,婴儿性早熟的病例在以往的工作中还鲜有发现,如此提前值得关注。

原因复杂 不能一概而论

“性早熟的原因复杂,饮食、疾病、体质,甚至夜间开灯睡觉都是诱因。”专家提醒,婴幼儿预防性早熟关键要做到健康饮食,不要吃反季节水果,切忌刻意补充营养、使用成人药品、接触铅污染环境等。

通过食物摄入引发性早熟的激素物质是婴幼儿患性早熟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专家分析,很多孩子性早熟与太讲究进补有关。另外,有些家长不分析儿童厌食的真正原因,盲目地给不爱吃饭的孩子服用可以增强食欲的保健品。殊不知,一般能够增加食欲的保健品常常含有激素成分,长期服用,可引起儿童血液中激素水平上升,进而导致性早熟

环境类激素作祟近年来国外有大量文献报告,洗涤剂、农药及塑料工业向环境排放的物质及其分解产物,可在自然界产生一系列类激素的污染物。如果污染水源、食物或经皮肤吸收,被儿童摄入,即可引起生殖器官及骨骼的发育异常。因此,环境类激素污染物可作为假性性早熟的直接病因。如果在胚胎早期受到此类物质的作用还可导致性别分化障碍。

除了食物和环境来源,成人药物滥用也往往导致儿童性早熟。据黑龙江媒体报道,8岁女童小玲曾患病毒性脑炎,治疗期间孩子一直口服镇静药氯硝安定和卡马西平,结果因药物激素作用导致其发育程度接近成人水平。

此外,心理因素诱发的儿童性早熟现象也开始被广泛关注。过早的心理刺激随着电视、DVD等的普及,一些儿童很早就可以从影视里接触一些超越其心理年龄的行为画面。从统计资料看,较闭塞地区比开放地区的性早熟患者要少得多,农村患儿明显少于城市患儿,农村女孩较城市女孩月经初潮年龄明显滞后,这些都是心理因素起作用的明证。

甚至幼儿每天看电视时间过长或者开灯睡觉的“光刺激”也会影响孩子的脑内腺体,使发育提前。

强化监管 不能放松任一环节

国内某著名食品行业专家对记者表示:“激素绝对不是单单一个牛奶、奶粉的问题,婴幼儿性早熟是一个牵涉广泛的大课题。我国迄今并没有在食品行业实行强制的激素检测规定,没有一个国家标准,这是一个监管上的漏洞。”

该专家指出,针对激素的监管必须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首先是要补齐食品原料、终端产品检测这块短板,将激素列入常规检测项目;其次还必须上溯至环境综合治理层面,现在我们喝的水里也有微量激素残留,土壤面临工业污染等,如果放松了任何一个环节的监管,食品安全最终都将无法保障。

新兴产业 “催乳”悄然流行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由于担心奶粉质量安全,妈妈们都倾向于母乳喂养。有的产妇奶水不够,便借用吸奶器、母乳保险包和储存瓶等各种辅助催母乳产品来“帮忙”。昨天,记者在淘宝网和腾讯拍拍网看到,诸如哺乳茶、通乳汤、催乳药、回奶汤等催母乳产品正在热销中,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奶粉问题的频频出现,还催生出一种新兴职业———“催乳师”。据悉,目前“催乳师”的收费标准一般为200元/小时,一次按摩需2小左右,“催乳师”的吸金指数甚至轻易超过了奶妈。然而,目前这种新兴的服务门类却还没有相应的专业资质认证系统,有专家指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暗藏健康隐患。

■专家提醒:小心补出来的性早熟

在女婴性早熟案例中,医院专家一再强调不要给婴幼儿吃保健品,许多保健品虽然有一定功效,但其综合性能往往不适合孩子,例如增高产品很可能含有仿生长激素或是仿性激素,将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

然而记者从市场了解到,针对孩子的保健补品还真不少。不仅有小儿补充和促进吸收微量元素钙、铁、锌、硒的保健品,还有像安利、汤臣倍健等健脑产品,此外还有一些增高减肥产品。一药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吃了保健品后有副作用,可能是因为没有对症下药,像性早熟的问题也不排除是由于小孩误用成人的保健品导致的。

广东省保健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咏:慎服补脑、健脑保健品

“家长们早就该注意,不要乱给孩子吃保健品、中药和西药”,当问到保健品与儿童、青少年性早熟的问题时,作为业内人士,张咏很直白地提醒说,儿童、青少年要慎服保健品,尤其是含有中西药成分的保健品,最好在营养师或医生的建议下服用。

对于有家长让孩子吃维生素、维他命这类保健品,像“成长快乐”、“生命一号”这些,张咏表示并不很赞成。儿童、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张咏认为,适当补钙对孩子成长有利,吃些改善肠道的保健品也有利于儿童的成长。但是家长不要盲目地给孩子吃补脑、健脑的保健品,这极有可能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也不要盲目跟风、自作主张给孩子进补,特别是不要乱服片剂、胶囊类的保健品。当然,如果医生或营养师建议小孩服用,那就另当别论。

广东省中医院资深药师佘自强:女孩初潮前不宜服用养血方药

佘自强表示,孩子未开始发育之前服用助阳方药,如鹿茸、巴戟天等有可能会导致性早熟,小女孩在第一次月经没来之前不宜服用养血方药,对于一些传统的补气、养血、滋阴、助阳的方药也最好不要经常给孩子吃。此外,服用人参、雪蛤等补气药物也可能会导致性早熟。佘自强提醒,除非孩子身体有特殊情况,偶尔吃一点不会有问题,但长期服用就有可能导致性早熟。

还有蜂蜜,对成年人来说,蜂蜜确实是不错的营养品,可通便美容,而孩子不可以过量长期服用。蜂王浆则更要注意,含有一定量的植物性雌激素,如果儿童长期服用有可能导致性早熟。

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林晓源:奶粉也要换着吃

小孩一般不要吃补品(身体虚弱的除外),特别是中医药方面的补品不适合小孩子吃,成人的补品尽量不要给小孩子吃。对已经出现性早熟现象的儿童,应尽快到医院检查,查出问题所在,若是自身疾病所致,要及时治疗;若是外因引起的,应尽快切断外源,不要让其继续影响小孩的发育。孩子到了半岁或一岁左右就可以开始喂食一些米粉或米饭,最好不要长期食用同一种食品,如奶粉。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在八九岁前出现生长明显加速、身体有早熟现象,应尽早到医院儿科或儿童内分泌专科进行检查,使真正性早熟的患儿得到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

■小贴士:如何判断“性早熟”

“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是指在性发育年龄以前出现了第二性征,如乳房发育,阴毛、腋毛出现,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外生殖器发育。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9-10岁以前开始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就属于性早熟”。不过在欧美地区,儿童性早熟年龄都比中国提前,美国一项针对8岁女孩、9岁男孩的大规模调查显示,白种人10%7岁前性发育,25%的黑种人7岁前性发育。

区分真性性早熟与假性性早熟

“性早熟”临床上分为真性性早熟与假性性早熟。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内分泌科主任刘丽介绍说,真性性早熟的幼儿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调节功能过早发育,少数有家族史。假性性早熟又称外周性早熟,仅有部分性征的发育提前,而无性功能的成熟。与真性早熟的本质区别是无下丘脑—垂体—行线轴的真正启动。如单纯乳房早发育及阴毛早现就属于部分性性早熟。到目前为止,最为严重的就是假性的性早熟现象,表现在单个性器官发育,例如女孩子乳房发育,脂肪丰满,男孩子开始长胡须、长喉结等。

青春期提前≠性早熟

还要提醒的是,青春期提前≠性早熟。中华儿科学会发布最新中国儿童成长发育专项调查结果:中国女孩的青春期发育开始年龄平均为9.2岁,比30年前提前了3.3岁。调查分析,这和现在整个社会在进步,孩子的营养水平、健康状况提高有关,因此青春期提前属正常现象。

专家简介:吴婕翎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曾于2003年到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进修内分泌学。系广东省微量元素学会委员,广东医学会妇幼保健分会会员,广东省营养学会会员。专业专长:小儿内分泌(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矮小等),新生儿急救,新生儿疾病,儿科急救。

专家简介:林晓源 儿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

出处:http://www.e5413.com/office/ExpertInfoID.aspx?sid=140&id=705

专业特长:具有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能熟练处理儿科各种常见病,疑难病及危重病例,尤其擅长于小儿神经肌肉性疾病及儿童心理疾病的诊治,如小儿癫痫、脑性瘫痪、脑炎、多发性抽动,小儿多动症及儿童学习困难等的处理。

从医经历:自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及教研工作20多年。

收藏此页
◇ 相关文章 ◇
《大众卫生报》
《大众卫生报》
《大河健康报》
《新闻晨报》
《无锡新周刊》 
《广州日报》
《当代健康报》
《新快报》
《广州日报》
《新快报》 
《新民晚报》
《健康报》
《西安晚报》
《南方都市报》
《南京晨报》
小儿推拿网
《新民晚报》
《东方今报》
《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
关于我们      |      最新动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合作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