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推拿网(小儿按摩网)
  • 育儿教育与服务,小儿推拿领导品牌
您的位置:首页 >> 儿童健康新概念--用药与儿童健康 >> 每年八万人死于滥用抗生素 儿童成最大受害者

每年八万人死于滥用抗生素 儿童成最大受害者


《半岛都市报》     2010年5月9日

 

小儿推拿网LOGO

育儿教育与服务   小儿推拿领导品牌

文章出处: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005/20100509/news_20100509_928473.shtml

医学指导: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ICU主任医师 孙运波
青岛市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科主任王忠东;青岛市立医院急诊科主任张泉三
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周健;青医附院东院泌尿外科主任、教授 邵世修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邢晓博

来自莱阳的女孩儿苗苗年仅12岁,却患上了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而病因只是今年3月份一次普通的感冒——为了退烧,当地医生给苗苗一连挂了7天的抗生素吊瓶,结果强劲的药效险些让苗苗生命垂危。幸好,苗苗最终在青岛得到了有效救治。

抗生素,从20世纪50年代的“潘金莲”(盘尼西林、金霉素、链霉素),到后来的“红头盔”(红霉素、头孢菌素、喹诺酮),以及如今众多叫不上名来的更为“先进”的品种,让人们见识到了其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时下,小至普通感冒,大到重症急救,不少医生也都会选择给患者使用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抗生素。其实,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能帮助身体杀害病菌,同时也会杀害体内的健康细胞,甚至危及人的生命。

但是,这一常识很多市民并不知情。

抗生素滥用,这一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已经到了迫在眉睫、不得不管的地步……

■讲述:抗生素险成“夺命药”

今年3月份,莱阳12岁女孩苗苗(化名)得了感冒,并伴有恶心腹泻等症状,家长赶紧把持续高烧的苗苗送到当地卫生所看病。苗苗如同大部分村里人一样进行了“挂水”,也就是静点抗生素。挂完七天吊瓶以后 ,苗苗的病情开始有所好转,可是家里人刚松一口气,苗苗却再次出现高烧不退情况并且住了院。

这次,苗苗的父母不敢信村里卫生所,赶紧把孩子送到市里的大医院看病,大医院的医生也开出了比卫生所更为“高档”的抗生素——头孢菌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一周以后,又换成了王牌抗生素“泰能”。

但是这些昂贵的抗生素并没有使苗苗病情好转,相反,却使苗苗病得越来越重,还出现了肺炎并伴随肝肾功能障碍,甚至有呼吸衰竭等危急情况,可医生们却始终找不到病因。

眼看女儿生命垂危,苗苗父母又赶紧把女儿送到了青医附院抢救。经检查,青医附院副院长、ICU主任医师孙运波发现,苗苗肺内散布着大量耐药病菌——原来,孩子生命垂危并不是药不好,而是体内病菌因产生了强烈抗药性而变得更为“强大”。“滥用抗生素导致患儿体内产生了一种‘超级病菌’,足以抵抗原本应有效的药物治疗。”孙运波坦言,自己当了这么多年的医生,也是头次见到这么严重的耐药性肺部感染;另外,孩子病后变得性子急、嗓门也高了,经耳鼻喉科专家会诊,发现孩子的听力也因为滥用抗生素受到了损害,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女孩甚至有可能成为聋儿。

随后对苗苗的治疗过程中,医院没有再轻易使用抗生素,经过近1个月的抢救,女孩终于逐渐康复。

■忧患:病菌耐药性不断“升级”

抗生素滥用不仅是指过量使用抗生素,凡是超时、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苗苗正是滥用抗生素受害者的典型代表:不仅肾脏、听觉神经受到损害,而且诱发的耐药病菌还使肺部感染加重,险些因此而丧命。

据孙运波介绍,从前人类死亡的第一大杀手就是细菌感染,而抗生素从一开始诞生,就扮演了与人类并肩作战的角色,人类有了既能有效杀灭细菌,又不损害创伤组织的抗生素,从而使整体寿命得以明显延长。时至今日,医院里基本每一个科室,每一个专业的医生都在使用抗生素。

但另一个现实是:抗生素在杀害身体病菌时,同样会促使病菌产生“反抗”和自我更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产生“耐药性”。耐药性越强,意味着人体感染病菌的几率和死亡率越高,一场旷日持久的“竞争”也由此开始出现:更先进的抗生素不断发明,细菌耐药性也不断“升级”,新的抗生素和细菌耐药性进行着赛跑,代价就是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市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科主任王忠东举例说,像肺结核病曾经一度得到有效控制,但在人们与结核病斗争过程中,大量的不同种类抗生素被使用,反而培养出耐药性极高的“超级细菌”,对大多数治疗结核病的抗生素类药物产生了“抵抗”。“更为可怕的是,这种耐药型结核病可以在人群中相互传染,被传染的人也会得耐药型结核病,现在青岛已经明确将耐药结核病列为今后的防控重点,任务非常艰巨。”王忠东说。

■警惕:部分食品也遭到“污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孙运波用了“非常危险”四个字来形容抗生素滥用的后果,他认为,全世界都存在抗生素滥用问题,但中国情况异常严重,青岛也不例外。

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新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繁殖速度。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毒副作用随时都在发生,实在令人痛心!”孙运波形象地描述说,自青霉素问世以来,人体内的细菌也越变越“聪明”,人类想用抗生素把它们杀死,细菌们便想方设法自我更新和繁殖,这个状况导致的一种严重后果就是,今后很多感染性疾病可能都无法再使用抗生素治疗。

不仅是医疗界,养殖业也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在农村不少养殖户也把抗生素视为治疗病畜禽的“万能药”,遇见动物生病就使用;还有的养殖户为了防治动物瘟病,在鸡、鸭、猪,甚至水产等养殖饲料中掺杂抗生素,使食品、奶制品、饮料等也富含抗生素,这就逐步形成了一个越来越大的耐药性群体。“动物也有可能繁殖耐药菌变种,而且说不定更难以治疗和消灭。”孙运波说,这些耐药病菌最终又可能从动物身上转移到人身上,造成更为严重的威胁。

■调查:儿童成滥用药最大受害者

一感冒就挂盐水,一咳嗽就吃消炎药,这是很多孩子生病以后,家长们的普遍做法。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儿科疾病治疗中,普遍存在过度预防、剂量偏大和疗程偏长等现象,而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各器官功能发育还不完善,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与成人不同,这就更容易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导致儿童成为抗生素滥用的最大受害者。

用错抗生素小心“后遗症”

“我10个多月大的儿子得了皮疹,医生却给开了两盒抗生素,结果孩子吃后身上出现大面积红斑点 ,是严重过敏症状!”5月7日,提起自家孩子在岛城某大医院的就诊遭遇,纪先生仍气愤不已。“当时他还问医生,这么小的孩子能用抗生素治病吗?医生说没有问题,用抗生素治疗好得快,不会有什么后遗症。孩子回家没几天,毛病就来了。”纪先生多次去找医院理论,最终医院方面也承认在用药上存在失误。

不仅对儿童,抗生素对成年人同样危害巨大。市卫生局一位有关负责人指出,早在非典疫情防控中不少医院就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当时首要任务是保住命,所以大量使用了见效快的抗生素,但是也给一些患者留下诸如骨坏死等后遗症。”

孩子发烧先用物理降温

抗生素危害这么多,那么孩子或者成年人患了感冒发烧,究竟该怎么治?孙运波明确表示,其实如果不是伴有其他并发症等特殊状况,九成左右的普通感冒患者无需使用抗菌药,更无须打吊瓶,最好在家多喝水、多休息、保持日常饮食健康,逐渐就能治愈。

“人体机理是有自愈性的,感冒引起的发烧其实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入侵病毒的一种防御反应,刻意用药退烧反而会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孙运波说,在不少欧美国家,如果发现孩子感冒发烧了,家长一般都是用湿毛巾、冰袋等敷额头进行物理降温,并让孩子大量饮水,一般经3天左右就可自行痊愈。同时,还应当密切观察孩子病情,如果经过物理降温仍然是发烧持续不退,那么就可能是细菌感染,就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探究一:患者开启了滥用之闸?

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上是有严格界定的,那么,究竟是什么成就了抗生素的滥用?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在青医附院、市立医院等公立医院,以及乡村诊所进行了一个多星期的调查,发现许多市民在抗生素的使用上,至今仍存在很多误区。

误区一:一感冒就要用抗生素

日前,在崂山王哥庄峰山西卫生室,记者看到不大的注射室里坐满了挂吊瓶的患者。他们大都是患有感冒、头疼、腹泻等疾病的当地村民。这些病人在生病后的第一选择,就是到诊所里注射青霉素等抗生素,觉得这样才会好得快,且经济实惠。不仅在基层医院,青医附院、市立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等公立医院每天也都挤满了前来挂吊瓶的患者,医院注射室里永远人满为患。患者们只要一发热就打针、一打就是几种药配合使用,几针不好马上换药。

“如果患者生病到医院,医生说没什么事,回家休息几天就好了,那么患者会以为医生在敷衍,我在临床上碰见过很多患者,都是一到医院就点名要用抗生素。”市立医院急诊科主任张泉三说,他也曾用尽量通俗的语言告诉这些患者,人体内的细菌其实处于一种平衡当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可能会打破这种平衡,引起其他疾病,可是收效甚微。

误区二:抗生素越贵越有效

市民李女士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三年级,过完年以后,女儿先后发了两次烧,李女士先后带着女儿去了儿童医院两次。

“第一次看病,医生说是着凉了,没给开抗生素,只是吃了一些普通的退烧药,前后花了80多块钱治好了病。第二次我觉得孩子烧得厉害,一着急就让医生开些抗生素,花了260多元,虽然花费多了,但孩子的病也好得比上次快多了。”李女士表示,这次用的抗生素是头孢曲松,这是抗生素中的高级药。她认为,药品也是“一分钱一分货”,越贵的药自然越有效。

不过,青医附院副院长孙运波表示,药品不是普通的商品,“便宜没好货”的规律并不适用于药品,只要用之得当,价值几元钱的药物也会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这就是对症下药的重要意义。

“从专业角度来说,每种抗生素的抗菌谱不同,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疗效,对治疗不起作用,重则可能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损害身体健康。”孙运波介绍说,抗生素的使用必须遵循这样一种原则: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药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简而言之,就是要从低到高使用抗生素,而很多患者的认识却恰恰相反。

误区三:不听医嘱就自己吃药

在很多市民家里,抗生素都被当成常备药品,其实,抗生素属于处方药。

“我以前去医院看感冒,医生给开了一种抗生素胶囊,吃起来很好使,很快就能治好。所以,我就专门记下了这种药的名字,再感冒就不用去医院排队挂号了,直接在家里服药就行。”家住四方的崔先生告诉记者。

俗话说,久病成医。像崔先生这样不听医嘱就自己服药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不仅对抗生素缺乏认识,而且还把抗生素当成“灵丹妙药”,为了少花钱或图省事,生病不去医院,经常自服抗生素,其实这样有很大风险。

“盲目服药会增加出现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风险,这样可能使得再次发病时,极难找到有效的抗生素来治疗了。”市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周健建议,市民最好不要储备抗生素,“用的抗生素越多,引起不良反应的几率就会越大,而每种抗菌药物的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如何选择显然不是患者能够自己掌握的,还是应该咨询医生来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

■探究二:利益驱使是幕后推手?

据一些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个别医院医生在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普遍现象是:臆断性用药太多,投药前送检相关标本做微生物学检查过少,医生们在给病人开药时都倾向于使用抗生素,把抗生素当成了“保险药”。而其背后,则是经济利益的驱使。

好医生不偏爱抗生素

“对于医生来说,病人来看病,开一些抗生素药物可能是最简单的治疗手段,如果不开抗生素对医生的要求就高了。这就需要医生仔细地询问病史,仔细查体,还要仔细向病人解释病情及其成因。”青医附院东院泌尿外科主任邵世修教授告诉记者,个别医生在病人一入院就使用见效快的抗生素,其目的是尽快让病人的病情得到控制,这样能够相应减轻医生的压力,“一些医生甚至也像患者那样,对抗生素存在盲目崇拜心理,在抗生素使用上出现了过头倾向”。

邵世修表示,这些医生喜欢开抗生素药物也包括来自患者方面的压力,一些医生开抗生素就是怕承担责任,其实当患者到医院就诊的时候,如果医生不给患者轻易开抗生素,那么这很有可能是一个真正负责的好医生,当然,医生也要花时间解释不开抗生素的理由,要努力说服患者,不能让患者因此产生心理负担。

可以躲避医疗责任?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这样一个病例:一位长期在国外工作的青岛人,患上了前列腺炎,而国外对于治疗前列腺炎的抗生素有着严格限制,决不能注射抗生素,只能买一些口服抗生素药物。后来,这位患者趁回国之便,到一家普通医院很轻易地就注射上了治疗前列腺炎的抗生素。

“抗生素滥用有制度上的原因,但我们不少医生确实更加倾向于使用抗生素,这些医生还没有意识到抗生素滥用的严重后果。”邵世修认为,当前,医疗信息本身就不对称,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直接导致一些患者被动使用抗生素,再加上医疗事故举证责任倒置,不少医生为了避免“不作为”的医疗责任,也会选用短时间内见效更快的抗生素药物。

背后有“经济利益链”

此外,也不能回避个别拥有开药自主权的医生,为了一己私利,违背患者意愿给开出了抗生素,而回扣、返利等非成本因素也大大抬高了抗生素的价格。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学感染科专家告诉记者,如同困扰医院和患者的“大处方”一样,在抗生素背后也有一条不可告人的利益链,这就造成虽然抗生素滥用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但在卫生部门三令五申的高压态势下,还是有个别不良医生频频开出昂贵的药品。

“从医生、医院到医药销售企业,再到医药生产企业,围绕抗生素已经形成了一条巨大的利益链。由于市场化的医疗体系,一些药企为了推销抗生素,就采取一些不正常竞争手段,抗生素的实际出厂价和最后售价之间有着巨大差距 。”青岛国风药业常务副总张自然坦言,国外发达国家医药完全分离,药品消费基本全在药店,而国内的药品消费大部分都在公立医院。在公立医院的药品销售中,抗生素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的利润让医院很难割舍,最终“都是由患者来埋单”。

张自然说,盲目追求高档抗生素的患者提供了庞大的医药市场,抗生素由于利润过于惊人,众多药厂都是一拥而上,纷纷投产抗生素,像生产阿莫西林的药厂就有几百家,这导致相互间竞争激烈 ,一些药厂就开始走“捷径”,在抗生素销售中给予医生回扣、返利,而个别医生为此放弃了应有的慎重,更多、更贵的抗生素就被用在了患者身上

■名词解释:抗生素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的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

■出路:刹住“滥用风”需要多方努力

“抗生素的滥用,将意味着抗生素时代的结束。”采访中,孙运波下了这样的论断。他说,如果滥用状况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国人将可能自食恶果,率先进入“后抗生素时代”,即回到抗生素发现之前的黑暗时代。他建议,医生必须严格使用抗生素,有针对性地、稳妥地选择相应抗生素,降低其毒副反应的发生,延缓抗生素用药升级。

青岛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状况是体现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卫生部在去年新医改政策中明确要求改变以药养医格局,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遏制“大处方”,其中就要求逐渐改变抗生素滥用的局面,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国人喜欢追求实际,抗生素具有药效猛、效果明显、见效快的优势,‘病急乱投医’的人就会愿意用这种药,只注重表面效果,而忽略了使用这种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邢晓博认为,想要刹住这股“滥用风”,不仅需要国家的重视、医疗机构的严格监管,也需要老百姓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数字:滥用抗生素带来哪些恶果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每年因抗生素滥用导致800亿元医疗费用增长,同时致使8万病人因不良反应死亡。

与此同时,新华社消息称,截至2007年底,全球致残性听力损害者至少2.5亿人 ,而我国听力语言残疾人数达2000多万人,其中,儿童患者约为200万人 。造成儿童耳聋的主要原因是:药物中毒 、病毒感染、遗传、出生时的缺氧以及噪声刺激等。而在药物中毒这一成因中,抗生素使用不当已经成为致聋的罪魁祸首。

据悉,发达国家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比例不到1%,而我国却高达30%至40%。

■他山之石:英美等国如何使用抗生素

为防止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增长,美国疾病管理中心于1997年秋出台了新对策,内容包括什么样的疾病可以使用抗生素,医生如何详细指导患者用药,还编制了抗生素使用指南小册子。芬兰等国通过宣传活动较成功地控制了抗生素滥用。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所属“全国卫生与临床学会”也出台规定:医生不得给患有轻微耳道感染、咽喉痛、扁桃体发炎、感冒、咳嗽、鼻窦炎、支气管炎的病人开具抗生素类药品处方,取而代之的是建议患者回家休息或服用止痛片。规定还对65岁和80岁以上病人如何使用抗生素分别作出说明。

收藏此页
◇ 相关文章 ◇
中华慈善新闻网
《东阳日报》
拂晓新闻网
中华慈善新闻网
《成都商报》
《京华时报》
《羊城晚报》
《半岛都市报》
《深圳晚报》
《新民晚报》
《北京晨报》
新华网
《城市快报》
《南方日报》
《生命时报》
《新京报》
《新华每日电讯》
《大众卫生报》
《健康报》
关于我们      |      最新动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合作联系